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论文:科技在共享经济中的作用
论文:科技在共享经济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2日 09:21:15

(网经社讯)“共享”一词因为滴滴摩拜ofo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2017年,“共享+”大热,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床铺等层出不穷,可以说,共享经济是大趋势。实际上,共享经济的概念并不新鲜,已经提出几十年了,底层逻辑也很明确,就是让闲置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但直到最近几年,共享经济才真的火起来,因为共享经济的出现和繁荣是离不开背后的技术支撑的。不过,既然共享经济是大趋势,但为何成功的企业却不多呢,这背后有一定的原因,作为企业家、创业者、普通人,只有看清其中的脉络,把握其中的机会,才能帮助整个社会进行资源的利用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共享经济;平台;数据;人工智能

一、共享经济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

究竟什么是共享经济呢?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对共享经济都不陌生,因为这几年在中国,几乎你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被创业者拿来做共享尝试,有的成功了,但大多数是失败的,比如:成功的有共享出行领域的滴滴出行、ofo和摩拜;势头趋缓的有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和共享床铺;而失败的代表,应该非共享雨伞莫属了。总之,“共享+”的名字已经不新鲜了,但是它还在逐步深入到各个产业的细分领域当中。其实“共享经济”是一个挺老的概念了,早在1978年,美国的两位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斯潘思,就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本质,就是整合闲散的物品或者服务,然后用较低的价格提供给需要的用户。而共享经济的双方,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对物品的使用权进行流转。尽管“共享经济”这个概念由来已久,但是真正的商业化却来得比较晚。直到2000年,因为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Zipcar汽车分时租赁平台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公司才开始涌现,各种平台爆发性地就都出来了。但是,现在也只有Uber、滴滴以及Airbnb这少数几家企业相对是比较成功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共享经济是个大趋势,为什么成功的企业却不多呢?这就要提到共享经济的底层逻辑——“三要素”。

二、共享经济发展三要素

作为共享经济的早期实践者,Zipcar的创始人罗宾·蔡斯曾经写过一本畅销书叫《共享经济》,她在书中提到,共享经济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以及人人参与。

(一)产能过剩。首先,产能过剩,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价值的浪费。拿汽车为例,在美国,汽车一天的平均闲置时间是95%;在加拿大,这个数字大概是90%,而在咱们中国,平均每辆汽车每天闲置时间是22个小时。这就意味着,你花了100%的钱把一辆车买回家,却只利用了它1/10左右的价值。所以我们说,像汽车这样空着就不能产生价值的物品,能不能用某种方法有效利用起来呢?于是,为了把汽车的价值最大化,Uber和滴滴这样的共享平台就诞生了。

(二)共享平台的建立。这就满足了共享经济的第二个条件,共享平台。但是,真正让共享平台成为可能的是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共享经济的企业都出现在2000年以后。比如,像Wikipedia这样的信息分享平台、像Zipcar这样的汽车共享平台,或是像Github这样的代码开源平台。紧接着,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后,又出现了Uber、滴滴这样的即时叫车平台。反观2000年以前,就能明白共享经济的出现和繁荣是离不开背后的技术支撑的。

(三)人们的参与度。共享平台相当于是连接了每个人,产生了两种身份:一是分享者;二是使用者。对于平台来说,分享的人越多,就能拉来更多的使用者,反过来也一样。打个比方,对于打车的人来说,他们只有觉得用Uber叫车很方便,才会使用Uber。而对司机来说,只有觉得用Uber叫车的用户很多,他才乐意用Uber。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结果,平台能够连接的人越多,获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总之,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以及人人参与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共享经济的底层逻辑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出来,那就是利用技术来解决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三、共享经济向细分行业发展,决定因素在于科学技术,入门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尽管我们非常熟悉摩拜、滴滴这样的共享经济企业,甚至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共享经济,但是这不是共享经济的全部。近几年,共享经济开始呈现出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共享内容不断趋于向细分产业发展,而且专业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举个例子,2014年6月,Elon Musk在特斯拉公司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博文,名叫《所有专利都属于你》。在文章里,他宣布特斯拉所有的专利将免费分享给所有人。Elon Musk认为,在应用了开源策略后,特斯拉将会因此更强大,而不是削弱自己在电动车领域的地位。为什么Elon Musk这么自信呢?因为特斯拉把专利技术全部开放,不光是希望公司能够引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也是希望在这种开放环境下,会有更多的电动车制造商借助特斯拉的力量加入到电动车产业中来。加入者越多,整个电动车的产业生态就会完善得越快。这实际上是运用开放的心态,把别人的成功转化为自己的优势。看上去特斯拉好像免费送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实际上是利用那些电动车厂商来帮自己进行生态布局。不同厂商之间进行技术的相互分享、超越和竞争,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快,这样电动汽车代替传统汽车的时间也就会越来越早。因为,电动车产业真正的敌人是传统汽车产业。

再来介绍一家名叫InfoStellar的共享经济公司。这家公司是日本的太空科技初创公司,目前已经获得了730万美金的A轮融资。它共享的是环绕在地球周围的卫星。共享卫星也满足了刚才提到的三个条件:首先是产能过剩。现在,太空中的卫星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卫星在执行完某个任务后就被闲置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绝大多数卫星都只跟地面上的某个信号塔进行信号传递,而且每次传递时间只有10分钟。打个比方,如果卫星每天绕地球转4圈,那么一天之内卫星跟信号塔的信息传输时间只有40分钟,其余的时间卫星都在无所事事。为了有效利用这个庞大的闲置资源,InfoStellar建立了一个卫星共享平台StellarStation,这也正是共享经济的第二个条件,共享平台。我们来形象地说一下StellarStation的工作原理:假设中国和美国各有一颗卫星,在没有Stellar Station之前,它们各自平均每天只工作40分钟。而有了这个平台以后,当美国卫星到达中国上空时,它就可以跟中国的信号塔进行信号传输。同理,中国的卫星到达美国上空,也可以跟美国的信号塔进行信息传输。

这样一来,两颗卫星各自的有效使用时间都扩大了一倍。而如果平台上有越来越多的卫星和信号塔加入,每一颗卫星的使用效率就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InfoStellar公司在StellarStation的宣传片中,也说明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希望“创造实时的卫星传输系统”。当然,卫星共享的商业模式需要强大的专业技术背景才能实现,这也是InfoStellar拥有的技术优势。参与卫星共享平台经济的双方正是各个国家的卫星运营商和天线运营商。InfoStellar的云端天线共享平台,能够把它们全都结合起来。如此一来,那些天线在空闲时就能被别的卫星运营商使用,有效的通讯时间也会跟着增加。由于卫星运营商和天线拥有者采用了不同的协议和调制形式,InfoStellar的出现,还能让使用不同协议的卫星运营商和天线运营商彼此相互合作。

当然,在中国,情况有点特殊,其他国家未必能用到中国的天线。但是,未来是一个大航天时代,卫星的共享在中国一定也会出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共享经济的理念正在从日常物品和服务的分享,向更多专业的领域扩展。这些变化的背后推手,就是科技的进步以及细分场景的不断挖掘。过去,GPS可以帮助Uber落地;微信跟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技术为滴滴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大数据跟人工智能,则可以帮助共享单车更好地进行区域规划,从而增加它们在消费者面前的曝光度和使用率。(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文/于会永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根荣.共享经济: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者[J].经济学家,2017.5.

[2]蔡朝林.共享经济的兴起与政府监管创新[J].南方经济,2017.3.

[3]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

[4]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3.

[5]高原.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5.35.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