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电商预警】货到付款成消费欺诈新陷阱
【电商预警】货到付款成消费欺诈新陷阱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7日 11:24:3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双11”临近,相信不少人已经在精心应对“血拼”网购的那个晚上了,然而,在斟酌应该买哪些商品时,你又可曾考虑过自己要使用哪种支付方式呢?日前,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2014年第3季度消费投诉情况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根据统计,第3季度受理投诉13195宗,同比增长64.16%,增速趋于平缓。其中,网络购物投诉持续升温,主要反映出的问题仍旧是经营者欺诈行为,让人意外的是,以往消费者所认为最安全的支付方式——货到付款,如今却成为了众商家招摇撞骗的新绝招。

  网购投诉持续升温

  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3季度,深圳市消委会通过咨询举报申诉系统共受理商品类投诉6055宗,占总投诉量的45.89%,同比增长149.69%;服务类投诉7073宗,占总投诉量的53.6%,同比增长37.61%;其他类投诉67宗。值得一提的是,在商品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达3655宗,手机投诉就占了2222宗,同比增长1521.90%,为投诉量、增长幅度最大的商品单项。

  网络购物一直都是历年来的投诉热点,今年同样也不例外,在投诉量猛增的手机产品中,就有965宗是使用网络方式购买的。据了解,今年第3季度深圳全市电子商务类投诉共3888宗,包括消委会处理1926宗,市场监管部门处理1962宗,相对于去年第3季度的2216宗,同比增长了75.45%,但增长幅度属趋于缓和,其中消费者投诉经营者的主要问题依旧是经营者涉嫌欺诈。

  尽量通过第三方平台支付

  今年7月,一篇标题为《深圳公司网销丰胸产品频设连环套多人掉入丰胸陷阱》的新闻在网上流传,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据透露,曾有10多人向深圳市消委会投诉,深圳市古德帝尔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法国Bleuecc丰胸产品”涉嫌欺诈。经调查,发现这家公司的地址全为虚假信息,即便通过消费者所提供的快递单号追查该公司的真实地址,也因该公司采取上门寄件发货方式而无疾而终。

  深圳市消委会有关人士表示,类似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通过虚假宣传、低价诱惑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很多消费者误以为自己“捡到宝”,于是不假思索地果断拍下“宝贝”。除此之外,在网购欺诈的表现中,还有商家隐瞒、虚构经营地址。正如以上案例一样,商家所留地址多为虚假地址,根本无法找到被诉方,即使被诉方接听电话,也会以各种理由敷衍或直接挂断,导致最后消委会介入调解时,工作也难以进行。深圳市消委会表示,从消费者投诉情况来看,有过半商家地址为“华强北”的投诉为假冒地址,诈骗者甚至不在深圳。

  然而,如今网购欺诈还出现了另一个新苗头——以往消费者信任的“货到付款”方式交易,现在反而是不安全的交易方式。如果遇上了某些不法商家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欺诈,则有可能会出现追诉无果的情况,这是因为,货到付款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监管,快递公司只承担送货和代收货款责任,消费者又很难提供商家的有效联系方式,一般很难挽回损失。

  对此,深圳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尽量选择商品的官网、正规有权威的网络购物平台或者第三方网络购物平台进行购买商品,此后还要谨慎选择付款方式,尽量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这样就可以延迟支付,消费者也有足够的时间验货,发现问题可拒绝支付。(来源:《中国质量报》;文/傅江平)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