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陈礼腾:ofo独立发展阻力重重
陈礼腾:ofo独立发展阻力重重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3日 11:08:28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摘要:近日,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ofo的处境比较复杂,投资方既有滴滴这样的腾讯系,也有蚂蚁金服这样的阿里系,尽管创始团队极力坚持独立发展,但迫于市场的压力最终被收购的可能性不小。

以下为报道全文:《OFO独立发展前景难测》

继传出大规模裁员消息后,ofo又深陷挪用押金的新闻,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名了解ofo财务情况的人士提供的截至5月中旬的ofo财务数据显示: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35亿元左右,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粗略计算ofo挪用用户押金或许已经超过100亿元。

对此,ofo在6月11日正式回应称消息不实,已搜集材料向监管部门举报。一时间,ofo财务状况究竟如何、其该往何处去?真相开始扑朔迷离起来。

被传:裁员和挪用押金

回应:否认传闻并称实现盈利

6月11日下午,ofo对外发布公开声明,称关于2018年6月11日,媒体发表的《ofo押金仅剩35亿元,挪用押金或超百亿?》一文中披露的ofo相关财务数据信息皆为不实信息。且文章中的相关数据推算,皆不符合共享单车行业基本商业逻辑。

不仅如此,ofo还表示目前已经实现了百城盈利,同时ofo正在尝试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目前,ofo在全球20余个国家为超过2.5亿用户提供服务,未来的目标是服务全球20亿用户。

ofo的声明并未打消市场的疑虑,在社交媒体上,人们仍在不停质疑ofo的经营状况。之所以如此,其实与ofo近日一系列负面传闻有关。

6月4日,虎嗅网报道称ofo正在进行裁员,总部整体裁员比例达到50%,且存在继续扩大的可能性……此外,海外市场主管张严琪离职,整个海外部门解散,同时离职的高管还包括负责市场公关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南楠与主管杨迅(注:ofo市场公关业务主管为杨汛)。

对此ofo小黄车联合创始人于信发朋友圈表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并否认张严琪和杨汛离职。杨汛则发朋友圈调侃称,报道把他名字写错了,表示自己并未离职。不过能确认的是,ofo资深市场副总裁南楠已于上周离职,南楠本人对此也并未否认。

一位互联网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ofo公司确实在裁员,但无法得知裁员比例和规模。

新政:收缩免押金城市范围

回应:探索多样化免押金方式

5月底,ofo取消20个主流城市的信用免押金政策,仅保留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厦门5个城市。这一有违行业趋势的变动引发了部分用户的吐槽。

ofo对此回应称,一直在尝试利用技术和科学化手段,建立自己的智能信用体系。

“我们在探索多样化的免押金方式,此前与芝麻信用的合作,只是免押金方式的一种。这次我们尝试新的免押金方式,未来用户一旦产生不文明用车行为,系统都将从用户账户中扣取相应费用。相反,用户规范用车,我们不会扣费用,还会为用户累积信用分。”ofo方面表示。

针对此次用户吐槽的“95元充余额免押”的情况,ofo方面称,95元为账户余额,用户可选择购买95元“福利包”,享受全国免押金服务;或直接缴纳199元押金。

有观点认为,ofo大规模取消信用免押金并加大充值力度,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收入,侧面反映了其资金链紧张的状况;但也有观点认为,ofo缩减了和芝麻信用的合作范围,逐步将免押金与自身免押政策绑定,体现了ofo独立发展的坚决。

目前来看,ofo取消免押金政策的正面反响几乎没有,所获得的消费者反馈以吐槽居多。不仅如此,ofo这一举动还为竞争对手助了一把力。

就在ofo取消大部分城市免押金政策后不久,摩拜于6月11日正式宣布,在全国百城开启新老用户全面免押,而且是无任何条件限制,即不受芝麻信用分的限制。而此前3月,哈罗单车率先宣布在全国范围实行免押金,成为了国内首家全面支持信用替代押金的企业。

法治周末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负面新闻缠身,再加上此次ofo缩减免押金城市范围,使得不少用户开始担心起押金的安全,有的直接选择了退押金。

“反正我看到小黄车负面的新闻,就第一时间退了押金,我还把新闻发给了家人,让他们也赶紧退。”北京用户王奇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由于之前出现过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用户押金难退的情况,“真担心哪天它突然也不行了,干脆就退了,以后只用免押金的共享单车。”

法治周末记者在微博上看到有用户抱怨ofo押金难退,不过,6月10日,记者亲自在ofo App上体验退押金,整个过程非常流畅,不存在退押金页面消失等状况。

法治周末记者联系了ofo公关负责人,询问了近期退押金的用户数等问题。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无回应。

行业:新三国局面形成

预测:自身能造血才有未来

在资本的助推下,近两年来,共享单车上演了惨烈的市场竞争图景,小鸣、酷骑等单车企业纷纷败退出局,如今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仅剩摩拜单车、ofo和哈罗单车3家。其中,摩拜单车被腾讯系美团收购,哈罗单车则背靠阿里系的蚂蚁金服,二者皆有财力雄厚的巨头做靠山。纵使共享单车还未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摩拜和哈罗单车的资金问题,已经不再是行业忧虑的对象。

但夹在滴滴和阿里之间的ofo,处境却颇为尴尬。

ofo最近一次公布融资消息,是在3月13日,当时其宣布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由阿里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此后的3月15日,于信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ofo不久还将有一笔新的融资进账,“应该不会等太久。”

但这笔计划中的融资至今还未有官方消息,不过相比上一轮融资前近8个月的等待期,ofo这次等待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这3个月足够流言滋生以及企业重新排位。

公开信息显示,滴滴曾多次参与对ofo的投资,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之后因争夺ofo控制权与ofo决裂。此后滴滴成立自有品牌青桔单车,并将小蓝单车纳入出行产业链。

之后为了解决资金困境,今年2月份,ofo创始人戴威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业界一度认为阿里收购ofo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目前看来却未必。6月1日,蚂蚁金服子公司上海云鑫向哈罗单车增资20.6亿元人民币;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曾鸣在5月底曾爆料称哈罗单车在1年半内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二者之和。一时之间,哈罗单车逆袭ofo、摩拜的声音甚嚣尘上。

虽然外界对ofo的未来有着种种猜测,但ofo却并不在意,它一直在向外界展示着独立发展的决心,并且开始发展车身广告等业务“自救”。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投身阿里和滴滴或均不是ofo的最终归宿,如果ofo自身能够造血,控制好成本,未必要归属哪家巨头,寻求独立发展也是有可能的。

张毅认为,不能认为共享单车企业投身巨头后就会获得庇佑,其发展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

“共享单车企业在资金链方面均面临挑战,阿里作为上市公司,不会无止境地为一家看不到盈利模式的企业烧钱,美团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自身也在不断烧钱扩展业务,它能够给摩拜投入多少,也是问题。”张毅表示。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收购对于ofo来说其实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归宿。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共享经济助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ofo的处境比较复杂,投资方既有滴滴这样的腾讯系,也有蚂蚁金服这样的阿里系,尽管创始团队极力坚持独立发展,但迫于市场的压力最终被收购的可能性不小。(来源:法治周末 文/平影影)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