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猎豹智库:《2017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全文)
猎豹智库:《2017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8日 10:05:1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自行车发明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由于使用方便,不消耗能源,始终深受人们的欢迎。据粗略统计,全球自行车每年的需求量在1.1亿辆左右,骑行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总骑行人数超11亿。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近些年来传统自行车出现了日渐式微的趋势,而无桩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全球的自行车行业开始焕发“第二春”。

  中国世界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也是全球共享单车市场的领军者。随着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两大巨头ofo摩拜开启海外扩张之路,全球单车市场也迎来新的变化。

猎豹全球智库通过梳理全球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曲线,盘点世界上主要国家共享单车市场、领先品牌、  代表性公司,为大家展现全球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并对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判断。

  注:(1)本文排行榜及共享单车行业所统计共享单车app均特指无桩共享单车app及无桩共享电单车app。(2)“猎豹大数据”以猎豹移动旗下产品矩阵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为基础,猎豹移动全球月度活跃用户规模近6亿,其中海外用户占比超75%,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一部分 全球共享单车行业基本概述

  1 全球自行车市场发展时间线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虽然公共自行车起步略晚,却在共享单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从引进国外公共单车模式,到出现专门经营单车市场的企业,再到创新推出通过互联网共享的无桩单车。

  通过手机app寻找附近单车,扫码开锁,随时随地停放,共享单车不仅推进传统自行车行业的服务化和智能化转型,作为一种打通线上线下的新经济模式,共享单车也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2 全球共享单车排行

  在中国市场,ofo摩拜占据了共享单车90%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锁定了前两名的位置。与此同时,2017年下半年猎豹大数据共享单车榜单尾部一直不断有玩家出局。从猎豹大数据的周活跃数据来看,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进入“双寡头”时期。

  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app报告》中指出,2017年全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活跃用户渗透率增长了6倍多。这一年间,两大巨头ofo和摩拜经历了野蛮生长和难解厮杀。猎豹大数据显示,ofo的周活跃渗透率绝大部分时间领先于摩拜,目前仍维持着周活渗透率为摩拜1.3倍的优势。由于进入冬季,2017年底开始,共享单车周活都出现了一定下滑。

  2017年,ofo和摩拜两家将竞争从国内市场蔓延到海外市场,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7年底,ofo小黄车已在全球21个国家、超250城开展运营,而摩拜进入11个国家提供服务,在海外共享单车排行榜中,两家依然领先。

  “猎豹大数据”显示,在海外市场,排名第一的共享单车是ofo为出海打造的ofo海外版app,排在二、三名的分别是摩拜和新加坡共享单车品牌oBike,两者目前周活非常接近。中国香港共享单车品牌Gobee.bike和美国共享单车品牌LimeBike也进入了前五名,但与前三名相比,周活差距还很大。可见在全球市场,共享单车头部位置依旧主要被中国品牌占据。

  从“猎豹大数据”海外共享单车排名前三的app2017年在海外市场的活跃渗透率走势来看,ofo海外版在2017年下半年的上升趋势最明显,随着进驻国家的增多,ofo海外版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提升速度也较快。摩拜在海外市场的活跃渗透率也处于持续上升中,并在今年初后来居上的超过原本处在第二名的新加坡共享单车oBike。

  3 中国共享单车成全球行业标杆

  • “全球最红”

  从“猎豹大数据”共享单车活跃用户的全球分布来看,以中国、新加坡为主的亚洲地区是共享单车最热门的区域,其次是以英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场,美国市场热度初起。

  • 中国发展曲线牵动全球

  猎豹大数据(Cheetah Data)的数据也显示出来中国市场对全球共享单车市场的主导效果。从上图可以看出,全球及中国共享单车周活渗透率的走势基本一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曲线,直接影响着全球共享单车的走势。

  全球共享单车行业在2017年间的周活经历了迅猛增长,最高涨幅达1258%。去年底今年初,随着北半球冬日渐深,中国共享单车使用活跃度下降,全球共享单车周活走势也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

  • 中外融资实力冰火两重天

  猎豹全球智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2017年,全球共享单车行业融资总额约42.67亿美元,其中,仅中国市场共享单车行业的总融资就达到41.42亿美元左右。

  国内外资本对于共享单车的热情,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中国共享单车第一阵营的ofo、摩拜等,融资轮次都在D轮以后,总金额均超10亿美元。反观海外,绝大多数项目还停留在A轮及以前,融资金额更是不可与国内同日而语。

  4 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

  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单车已掀起了一轮商业热潮,超过1000家公司涉足该行业。中国市场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是这股热潮的最大驱动力。

  2017年,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2.27亿。猎豹大数据预测,未来两年内,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在2019年预计达到3.06亿。猎豹全球智库执行院长权静认为,全球共享单车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中国品牌将成为主要驱动力。

  第二部分 海外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现状

  与在中国的全国性普及状况不同,海外共享单车市场体现出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尤其在欧美国家,城市政策、地理环境和居民交通习惯都影响着共享单车的投放和使用。因此,无论是海外本土的共享单车还是中国出海的共享单车,在投放中都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地区。

  在ofo进驻的20个海外国家中,新加坡、英国法国、泰国、印度、意大利和美国等都是其重点布局的对象。新加坡也是摩拜出海的首要战场,另一个摩拜活跃用户分布较多的国家是意大利。

  亚洲市场:新加坡共享单车最热

  • 中国ofo、摩拜超过新加坡本土oBike

  亚洲是共享单车的重要市场,除中国外,以新加坡市场表现最为活跃。在猎豹大数据的新加坡共享单车app榜单上,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品牌就有三家,分别为oBike、SG Bike和Gbikes。但无论从周活跃渗透率还是打开次数来看,来自中国的ofo海外版和摩拜都要高于这些本土app。ofo海外版的周活目前是oBike的三倍多。与此同时,ofo国内版app在海外同样可以使用,在新加坡,ofo国内版app依然有0.0155%的周活跃渗透率,排在第五名。

  2017年新加坡共享单车的用户增长非常迅速,ofo与摩拜的周活渗透率在下半年都属于直线上涨,自9月份开始ofo海外版app周活渗透率增长了将近9倍。

oBike单车

  作为新加坡最强势的本土品牌,oBike与中国的ofo和摩拜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配备了智能锁。oBike初始押金为49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38元),使用价格为每30分钟1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4.9元)。跟中国共享单车相比,押金和单次骑行费用都更高。

oBike app界面示意图

  • 泰国

  泰国目前只有ofo、摩拜和新加坡oBike这几个共享单车品牌入驻。ofo海外版在泰国共享单车市场的优势非常明显,摩拜与oBike在泰国的活跃渗透率都与ofo海外版相差较多。

  从猎豹大数据来看,ofo、摩拜与oBike进入泰国市场大致相同,但ofo海外版上升趋势较为迅猛,并快速拉大与另外两家的差距。

  • 亚洲文化、政策适宜共享单车发展

  由于文化上的相近性,共享单车在亚洲地区的发展有更多中国经验可以借鉴,大部分国家也有着悠久的骑行传统。在政策方面,亚洲各国大多还并未对共享单车行业发布管理规定。在较热门的新加坡,当地政府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整体上持支持态度,并通过与运营商签署协议,重点解决共享单车停放等规范性问题。此外,亚洲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是共享单车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亚洲也是众多品牌争夺的重点地域。

  欧洲:意大利最火 法国有桩单车强势

  • 意大利

  意大利是欧洲市场中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也是中国共享单车品牌出海欧洲的重要战场。猎豹大数据的意大利共享单车app榜单上,摩拜与ofo海外版分列一二名,新加坡的oBike排在第三位,第四名是来自中国香港的共享单车品牌Gobee.bike。

  从猎豹大数据来看,意大利目前主要的共享单车品牌都是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市场,其中摩拜、ofo的进入时间较为提前,在活跃用户的获取上起势更迅猛,但两家活跃渗透率自11月份开始都出现下滑,这与意大利开始进入冬季,不宜骑行也有关系。

  • 午后、傍晚是意大利共享单车的骑行高峰

  “猎豹大数据”显示,一天当中,午后2点到晚上7点左右是共享单车在意大利的骑行高峰。这与国内共享单车在早晚高峰时间骑行人数较多形成了一定差异。可见,在海外部分地区,共享单车的应用场景有从通勤必备向生活休闲过渡的倾向。

  • 游客或成潜在用户群体 “大米兰地区”计划统一监管共享单车

  意大利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而且游客较多,可以成为潜在用户群体。但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古城镇道路狭窄,不太适合骑行和停放,也成为发展共享单车的一个劣势。

  目前,意大利各城市政府还未发布任何关于共享单车管理的规定,但是在米兰和周边城镇共同组成的“大米兰地区”则计划统一对共享单车进行监管,ofo和摩拜的单车可以在米兰市区外运营,并进入了一些周边城镇。

  • 法国

  在猎豹大数据法国共享单车app榜单上, ofo海外版名列第一,而摩拜在法国排名第五,目前周活数据只有0.0004%。

  来自中国香港的共享单车Gobee Bike 也曾在法国地区运营。但根据Tech Church最近报道,因被盗、损坏严重,Gobee Bike已经向用户宣布退出法国市场运营。

  从猎豹大数据周活走势图来看,ofo与oBike差不多同一时间进入市场,两者均处于上升期,但ofo后劲更足,上升速度明显要快于oBike。

  • 来自有桩单车的狙击

  法国有着悠久的自行车共享历史。2007年,世界上首个大规模出现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法语“自由自行车”的简称)在巴黎推出。velib以低廉的使用价格获取了高市场渗透率,目前已拥有1750个站点和23600辆自行车,同时也推出了电动单车租赁服务。

  velib如今也推出了app来方便用户使用。猎豹大数据显示,可用于查询velib自行车和电动车站点并完成线上租赁的app “Vélib'” 在法国的周活跃渗透率为0.0352% ,而可用于查询velib自行车站点的app “paris velib”周活也有0.0041% 。velib在法国的线上渗透率依然超过大部分互联网共享单车品牌。

  • 法国将发布共享单车监管规定

  针对共享单车坏车和弃车的处理问题,巴黎市长曾召集各共享单车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会面。目前,已有多名巴黎政府官员公开表态将对共享单车行业进行监管,一些规范共享单车行为的方式,比如付费拿许可证等都在讨论范围内,并计划于年初发布相关规定。

  • 英国

  • ofo海外版优势明显,伦敦已推出运营准则

  在英国共享单车市场,ofo海外版的先发优势更为明显,其他共享单车品牌目前渗透率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猎豹大数据来看,2017年11月之前,摩拜在英国市场的活跃渗透率是高于ofo海外版的,从11月开始被ofo海外版反超。2018年初,ofo海外版的周活还处于上升态势。

  共享单车在英国基本没有来自本土品牌的威胁,而如伦敦等大城市交通拥堵,公共交通费用高昂,也比较适合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但从气候条件来说,英国寒冷多雨,环境较不适合骑行。

  目前,英国伦敦已经发布《无桩共享单车运营准则》,要求运营商必须首先进行试骑再正式推出服务,以及做到及时移除阻碍交通的单车等要求。

  • 美国

  • 美国本土化品牌专注本国市场

  猎豹大数据显示,在美国共享单车市场,本土品牌LimeBike的周活跃渗透率最高,而其活跃用户分布最多的城市是达拉斯。LimeBike的创始团队均来自于中国,为原昆仲资本美国投资团队,目前主要专注在美国市场。

  ofo海外版和摩拜单车分列二三名。榜单中的第四名Spin和第六名Ford GoBikes也是美国本土共享单车品牌。Spin 成立于 2016 年底,主要在美国旧金山等城市投放,目前已完成800万美元A轮融资。Ford GoBikes由传统汽车厂商福特与有桩自行车运营公司Motivate合作推出。

  猎豹大数据显示,美国本土LimeBike在2017年活跃渗透率上升趋势明显,摩拜在美国市场表现比较平稳,ofo海外版在2017年10月份开始超越了摩拜,活跃渗透率一直处于持续上涨中。

  与法国相似,美国也有存在多年的有桩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Citibike,但无论从其相应app的周活跃渗透率(目前为0.0029%)还是经营状况来看,对共享单车行业的冲击不大。

  Citibike是个政府和私企合作的项目,其运营公司为Motivate。据公开资料显示,运营这么多年的Citi Bike目前依然处在亏损状态,每年估计在数百万美元左右。

  • 共享单车进入门槛最高的国家

  海外各国中,美国对于单车投放的控制最为严格,涉及单车项目,需要先和政府沟通,获得许可后才可落地。美国很多城市对待无桩共享单车公司都很谨慎,纽约市近期公开征求意见,以探索无桩共享单车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将不允许在Citi Bike单车已出现的地方进行运营。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本土LimeBike公司开始尝试开发虚拟停车区位。

  第三部分 共享单车代表性公司分析

  1 ofo:东南亚布局已初具规模

  ofo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共享单车App,而从所触达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上来说,ofo也处于领先地位。

  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是ofo布局的重点。从“猎豹大数据”来看,ofo在二线城市的活跃用户数占比最高,但如果考虑到一、二线城市人口总量的差异,ofo用户总体上还是偏向一线城市的。

  从用户画像来看,ofo用户男性(54.95%)略多于女性(45.06%),在18-24岁年轻群体(27.72%)及40岁以上群体(32.66%)中最受欢迎。但总体来说,各年龄段的差距并不十分悬殊。

  “猎豹大数据”显示,ofo海外版app有78%左右的活跃用户分布在新加坡。该app活跃用户分布较多的城市主要地处亚洲,但有2.3%左右的用户分布在意大利米兰,是其活跃用户人数排名第三的城市。

  2 摩拜:锚定新加坡,剑指欧洲

  摩拜在国内的战略基本与ofo相似,两家在一二线城市的激烈竞争也使得一二线城市共享单车市场趋于饱和,二线品牌越来越感受到压力,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撤退。

  摩拜在海外排名第二,在海外的活跃用户,有85%分布在新加坡。意大利是摩拜另一个活跃用户数分布较多的国家,米兰、佛罗伦萨都是其海外活跃用户人数排名前三的城市。

  摩拜的用户画像与ofo也非常相似,在各年龄段差距并不悬殊的情况下,18-24用户及40岁以上用户同样占据相对多数。不过摩拜的男性用户占比更高,达到了61.57%,这或许与摩拜最初几代车型偏重有关。

  3 oBike:立足本土,辐射东南亚

  oBike是新加坡本土共享单车品牌,在“猎豹大数据”海外共享单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当然,从渗透率上来看,oBike仅相当于ofo、摩拜的十分之一,这也进一步说明,国外共享单车的普及率仍然与国内存在较大差距。

  oBike也是积极布局出海的共享单车品牌,于2017年上半年开始进军马来西亚和泰国市场,并且对欧洲市场也有布局。

  “猎豹大数据”显示,oBike活跃用户分布最多的三个城市分别为新加坡,吉隆坡和中国台北。

  oBike与其他品牌不同的一点就是其对区块链技术的热衷。oBike此前宣布与区块链平台Tron合作,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加密货币oCoins,用户在骑车时即可获得这种加密货币。然而目前来看,oBike仅仅是希望未来增加支付选择,并借区块链热潮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短期内并不打算借区块链技术盈利。

  在用户画像上,oBike同样呈现出“两头重”的特点,18-24岁用户与40岁以上用户分别占到了29.86%和34.28%。但与ofo、摩拜相比,oBike用户中25-30岁这个年龄段的占比更低,仅为10.24%。

  4 LimeBike:深耕美国市场

  LimeBike是一家美国共享单车企业,目前在美国的活跃渗透率排名第一,在海外共享单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LimeBike覆盖全美20个城市和校园市场,投放总量超过1万。当然,这个投放量与中国共享单车动辄数十万的投放规模无法相比,这也正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政策差异。

  与前面几款共享单车都不同的是,LimeBike不收取押金,但LimeBike会提倡用户预支付,类似充值卡,一次充值五到十次的金额,一方面解决押金灰色地带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用户体验。

  LimeBike的用户画像同样有别于以“两头重”为特点的亚洲文化背景的共享单车, 18-24岁(41.26%)的男性用户(66.54%)占据明显优势。

  • 相似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的命运

  总览全球领先共享单车品牌,我们发现这些企业都具有相似的商业模式,即押金+租金(LimeBike除外)。但随着各家相继推出“免押金”、“免费骑”等模式,再加上押金监管日益收紧,依靠押金、租金盈利计划也将被迫改写。

  在布局上,国内外共享单车企业也几乎都选择了与自身文化相近的目标市场。但总体来说,从中国走出去的共享单车企业,由于已经在国内积累了一定经验,拿下海外市场的速度相对较快,在某些地区甚至已经占据领先地位;而海外共享单车品牌,即使是在本土市场,真正能成长到垄断级别的也并不多,再加上资金实力上与国内共享单车的差距,出海步伐也比较缓慢。

  总体渗透率的差距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共享单车在用户画像上的差别。亚洲文化圈的共享单车品牌渗透率总体要高于西方文化圈,在用户画像上,除年轻群体以外,40岁以上群体的占比也比较高。而那些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共享单车品牌,由于总体渗透率普遍不高,因此用户还是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群体为主,40以上群体的优势不再明显。

  第四部分 共享单车市场未来展望

  1 市场空间:海外市场潜力值得期待

  前文提过,从猎豹大数据(Cheetah Data)监测到的数据来看,全球共享单车市场主要由中国市场主导。而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整体结束爆发式增长,已经步入平稳增长期。

相比之下,海外市场可能有进一步爆发的空间。在刨除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共享单车周活渗透率走势图中,我们发现海外共享单车起步是从去年3月开始,远远落后于国内,而在起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一直到2017年9月底,海外市场才迎来第一波较为明显的增长,三个月内周活渗透率涨幅达到2440%。

  未来两年,中国共享单车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布局会进一步加码,猎豹全球智库预测,海外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在未来两年内,还有5-10倍的增长空间。不过,对于国内品牌来说,想要瓜分海外市场这块大蛋糕,还要面对重重阻力。

  首先是海外的政策环境,欧美城市管理都相当严格,无桩共享单车很难像在国内那样动辄投放上千辆甚至上万辆而不遇到什么麻烦。前文提过,美国目前是进入门槛最高的国家,不同于国内,美国不少城市对于无桩共享单车都采取了事前规范的态度。例如在旧金山市,政府发放给共享电单车JUMP 18个月的试点期,期间不再允许其他品牌进入。“先上路,后规范”的套路在海外市场恐怕行不通。不过,我们看到国内共享单车也在快速适应这样的政策环境,2017年8月,ofo进驻美国西雅图,成功获得美国当地主管部门发放的运营许可证,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城市中运营的中国共享单车企业。

  其次是来自现有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竞争,许多欧美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都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例如纽约的CitiBike、法国的Velib等。这些公共自行车也大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例如CitiBike最近就刚刚与纽约市政府续签了独家运营的合同,期限延长至2029年。

  不过,中国共享单车出海也有自身的优势。一是中国具备供应链优势,国内共享单车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国外;二是国外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远没有国内那么激烈,例如在美国,初创公司很少一窝蜂哄抢一个项目,国内共享单车公司更具备市场竞争和运营经验;三是欧美市场虽然绝对单量没有国内高,但单个用户的价值很高,例如LimeBike的收费是每小时1美元,比国内每小时0.5-1元的收费高出不少。

  2盈利变革:广告+大数据前景可期

  前面提到,共享单车依靠押金+租金盈利的模式正在受到挑战,也因此,国内外品牌纷纷开始探索新的道路。

  总体来说,共享单车可能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四块:广告投放、大数据服务、金融服务以及增值服务。其中,金融服务方面,尤其是共享单车押金,近来已经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未来变现空间有限。

  • 车身广告:基于地理信息做精准投放

  车身广告或许是目前来看最具前景的盈利模式。广告的关键的在于投放效果,结合共享单车平台本身具备的大数据优势(例如结合LBS联合商户向用户提供附近商业活动优惠),如果能做到既量大又精准,那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就很强。oBike就曾表示,共享单车不能仅靠租金收入,他们开放各类平台资源,和合作伙伴深度合作,结合用户使用场景和地理位置进行广告位的销售和推广。

  • 大数据服务:用于支持广告或公共服务

  大数据服务也是被广泛看好的一种变现方式。共享单车内设定位系统,可以收集海量短途出行数据,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向第三方出售出行数据,或是为广告业务提供支持,又或是与政府合作构建交通大数据应用于公共服务,都有一定想象空间。从目前共享单车进入世界各个城市的经验中看,地方政府对共享单车运营数据的兴趣也非常强烈,提出让运营商和政府相关部门共享运营数据,帮助政府对骑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已经成为一个基本要求。

  • 区块链/电商:风口+脑洞能否助共享单车找到下一座金矿?

  最后,某些共享单车也开始尝试与区块链结合,探索新的可能。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现阶段区块链之于共享单车只能说是一个时髦的标签,不仅盈利前景模糊,在功能及体验上的好处也很难说清。

  当然,也有一些共享单车开始尝试增值服务,例如推出售卖周边的商城。这一思路和QQ会员殊途同归,但是这个模式是否适用于共享单车还要打上一个问号,毕竟单车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何到达是最关心的事,而非如何显示个性。

  3 垂直整合:移动出行行业将进一步打通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打车与共享单车互相渗透已经成为事实。在中国滴滴投资ofo,摩拜牵手首汽约车,共享单车与出行巨头之间的爱恨纠葛,一直是业内津津乐道的事。

  在国外,Ola、Grab等出行领域知名企业,也纷纷试水共享单车业务。去年年底,印度打车公司Ola宣布推出自己的共享单车服务“Ola Pedal”,Ola似乎打算参照ofo在中国的做法,先在一些大学校园内运营。东南亚专车公司Grab则选择与共享单车公司oBike合作,共同在新加坡推出一款服务,目前有报道称该项服务或叫做“Grab Cycle”,但双方并未就此作出回应。

  Uber最近也开始了在美国试水共享单车,其亚洲市场负责人早在去年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Uber已经开始考虑涉足这一领域。

  猎豹全球智库(ID:CheetahGlobalLab)曾在《2017移动打车市场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网约车,其本质都是移动出行,将二者打通,不仅符合用户需求,也是出行行业的大趋势。未来共享单车的竞争,可能会演变为综合出行平台的竞争。(来源:猎豹全球智库 文/方杨 管慕飞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相关阅读】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