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金融>浅析: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会合久必分吗?
浅析: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会合久必分吗?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3日 18:57:5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近日,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之间合作不断,在账户、数据、科技、业务等层面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集。“画风”好像变得有点快,几年前还是“银行若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几年后便握手言和,走向合作共赢。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双方的诉求又是什么?合作条款落地时会面临什么问题?

  要理解互联网金融企业与银行的合作逻辑,先要清楚一点,那便是无论一家企业定位于Fintech、Techfin还是纯粹的金融机构,都开始面临这样一种境地,那便是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正变得越来越不可分开,在一些特定情境下,二者甚至出现合流、融合之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不是源于纯粹的科研或尖端技术,而需要业务一线的数据才能趋于完善;无论是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还是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等,也都需要与业务端的融合才能落地并完善。同样,金融产品和业务也需要及时吸收前沿的技术和模式,以此确保在客户体验上的持续竞争力。科技与业务的合流之势,反映在机构层面,便是科技与业务的共荣发展、缺一不可。一旦企业找不到足够多业务应用场景的技术,必然难以持续保持领先;若不能持续吸收先进技术的业务和服务,也必然影响用户体验。

  站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角度,随着监管框架的落地,面临着技术实力、客户基础与业务发展空间的错配问题。即业务定位于小额、普惠,但其技术实力、数据积累和客群基础等均存在更大的应用场景与空间。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与传统金融巨头的合作,实现内部“冗余”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便成为顺理成章之事。此外,从金融科技的发展来看,其业务场景本就是多多益善的。当企业明确了“金融科技”定位之时,也就相当于“植入”了“开放合作”的基因。

  站在银行角度看,虽然自身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模式齐全,但在数据积累、场景、营销以及新模式探索上的确处于下风,通过合作来补齐短板,也是可行的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迫切的转型压力下,金融企业对于通过合作实现增长与转型有着很高的期待,这一期待冲破了其“保守”的氛围,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合作的达成。

  互联网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十年前就曾有过甜蜜的开局,但结局却是分道扬镳。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自然需要考虑,这种合作能持久吗?分久必合,合久也必分吗?在我看来,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分别存在一些不同的阻碍因素。

  短期来看,大概存在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开放的心态是真还是假。若开放的心态为真,起码在短期内,大家有望看到在特定领域出现进展;否则,可能就没有下文了。二是开放的决心有多大。在合作过程中,客户、数据是最核心的,属于可转移的资产,你的可变成他的,他的也可变成你的;场景、资金反而都是次要的,是谁的始终都是谁的。利润分配显得更次要,按协议办就好了。评估开放的决心有多大,不是看场景和资金,而是看客户与数据的共享程度。三是落地难。再完美的合作协议、再大的开放决心,都有可能遭遇“执行难”,其中既有细节、互补度问题,更有文化问题,以及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理解与认识差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一对合作双方也都如此。

  中长期看,科技与业务的融合,以及双方业务的竞争,可能会成为新的阻碍。随着科技与业务融合程度的加深,客观上也会要求科技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二为一。此时,要么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紧捆绑在一起;要么,便只好分道扬镳,分别去找能够实现合二为一的合作伙伴。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营业务与银行业务以互补为主,竞争并非主要矛盾,双方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仍有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发展演变,双方在业务层面的竞争会有多大?这种竞争会不会反过来影响技术层面的合作?值得长期关注。(来源:人民日报 文/薛洪言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