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曹磊:京东第三方平台业务已崛起 生态已经成熟
曹磊:京东第三方平台业务已崛起 生态已经成熟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8日 14:05:14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采访时看来,京东的第三方平台业务已然崛起,并使京东的一站式综合购物平台的格局已经形成。

  “可以说,京东开放平台是从零做起,但生态已经成熟。”曹磊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原因在于,作为“传统优势项目”,近几年来京东进行了大规模的物流、仓储系统的投资,包括推出夜间配、极速达等个性化特色配送等等,为平台商家提供了一站式、多平台、多渠道的全供应链服务,而且还能帮助入驻企业或商家实现线上线下的配送协同。

  “但平台和B2C的商业逻辑不太一样,你很难想象一家原本侧重重度垂直的公司可以同时做好平台和B2C。”曹磊强调指出。

  “坚守自营或者创新做开放平台都不是错误的选择,但京东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个目标的实现难度不小。”曹磊强调。

  “京东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曹磊看来,京东的自营业务与平台业务是互补的,比如服饰等非标类的商品显然更适合放在开放平台,如此便与其他的电商大佬构成竞争关系。只是,“如何权衡两者发展”会是京东一直思考的问题。

  曹磊更展开了大胆的预测,首先,“像京东这样的平台在未来极有可能自建社交网络平台,打造类似淘宝那样属于自己的Social Graph”;或者将购买行为利用已有的社交平台进行“去中心化”地分布,“到那时,消费者从任何地方都可以购买到京东的产品”。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京东的盈利稻草》

  “如果开放平台做垮了,京东必败!”这句话并非出自哪个竞争对手之口,而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所言。

  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之前,不少业内分析人士纷纷发声认为,“京东是在模仿亚马逊,这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必须如此。”尤其近年来,京东自营业务的毛利走低,而整个电商平台的费用率在12%左右。

  在京东学院的公开讲演中,刘强东还提到,“在中国像我一样的草根X丝无数。”他不仅想用平台化发展战略来壮大京东,更希望“成就草根”。京东也希望依靠平台挣钱。

  底气在哪?

  无疑,对于一个电商生态来说,京东的物流、技术、营销以及服务,决定了其对卖家的诱惑力,以及给卖家带来的价值。

  自2010年京东正式上线开放平台业务以来,早前还扎根淘宝做品牌化妆品的李大元,便将关注点落在了京东。对于李大元而言,“淘宝网对于像我们这样经营C店的商家有着太多限制。”

  一般在客户流量高峰期时,淘宝网会把C店的流量全部屏蔽掉,让出流量给B店。正是这样的限制,让像李大元一样的第三方卖家们看到了京东平台闪耀的盈利曙光。

  要知道,这一曙光同样是对于京东自身而言。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四季度,京东第三方平台业务持续呈井喷式增长态势,GMV(年度成交总额年度成交总额)同比增长220%,达到374亿元。2014年全年,京东第三方平台业务的GMV更是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9亿元,GMV占比达到39%。

  现如今,京东开放平台已经受到近六万个卖家的拥趸。尽管远未匹敌其他电商那样的数百万家,但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分析师曹磊看来,京东的第三方平台业务已然崛起,并使京东的一站式综合购物平台的格局已经形成。

  “可以说,京东开放平台是从零做起,但生态已经成熟。”曹磊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原因在于,作为“传统优势项目”,近几年来京东进行了大规模的物流、仓储系统的投资,包括推出夜间配、极速达等个性化特色配送等等,为平台商家提供了一站式、多平台、多渠道的全供应链服务,而且还能帮助入驻企业或商家实现线上线下的配送协同。

  “京东悖论”

  正如京东管理层在首届POP供应商大会上的战略曝光,“未来的京东必然是以自营、平台双核心,走两种模式、多样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圈,2016年来自开放平台的销售额将达到50%。”

  要知道,彼时京东的体量或将超过数千亿元,众多入驻卖家“钱”途一片光明。这使得不少“李大元式”的阿里卖家和品牌商选择出走,“谁都希望开拓新的有效的电商渠道,谁也不愿意‘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李大元表示。

  随着京东开放生态的日渐丰满,数以万计的“李大元们”不仅在京东获得了创造价值的机会,更收获了便捷以及专业服务的橄榄枝。“但平台和B2C的商业逻辑不太一样,你很难想象一家原本侧重重度垂直的公司可以同时做好平台和B2C。”曹磊强调指出。

  何况近日,北京的陈先生认为从京东的入驻商家里买到的派克钢笔是假货,因为产品外表明显磨损,并且出字不顺畅。与商场柜台比对后,发现京东所购产品上标注的产地更是迥异。又因为身边不少同事也遇到过类似情况,陈先生便对京东的正品保障提出深刻质疑。

  陈先生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这家入驻京东平台的商务贸易公司物流速度着实‘不给力’,三天才送达。”这不仅让他对京东平台的信赖度大打折扣,并对日后继续在第三方卖家购买商品存疑。

  早在2013年,便有业内就京东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展开讨论,并且有媒体曝光,淘宝曾打掉的30家假货店中,竟有12家转战京东,并且这12家店铺出售的商品,与被阿里巴巴处罚的假货商品高度相似,甚至就是同款。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对京东平台的商家展开调查时,作为其中第三方卖家代表的李大元透露,京东官方设立了非常高的门槛,从淘宝出走的他便受到非常严格的审核,之后京东方面便会对这些卖家加以培训,规范在平台上的商业行为。“在入驻之初,京东平台便有规定,若检查到商家有售假等行为将删除账户。”但当记者就具体的检查方法致电京东客服方面时,却并未得到相关解释。

  任重道远

  其实京东开放平台上线的前两年时间里,发展并不尽人意。尤其在2012年底时,平台的交易额仅占京东整体的20%,约为120亿元。“坚守自营或者创新做开放平台都不是错误的选择,但京东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个目标的实现难度不小。”曹磊强调。

  对于京东,做开放平台一定比自营好么?仅就当前而言,答案是肯定的。毕竟自运行开放平台以来,京东逐步摆脱了亏损的大帽子,吸引商家加以导流的同时,也让京东得以继续发展。

  就在今年年初的京东年会上,刘强东也深受“京东悖论”的影响,他表示,“我们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卖水货和假货的商家大量入驻京东,的确可以赚取大量利润。”然而,如此反观却消磨了开放平台在创立之初对于京东未来的价值。

  开放平台如何做好?“仓储、物流、客服和技术,只要投入资金和时间总能解决,但有些却是金钱和时间无法解决的。”陈先生说。

  开放平台就是要服务用户,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主体是卖家。所以开放平台如何管理卖家是核心能力之一,在李大元看来,“与天猫或淘宝比起来,京东的小二更加强势,没有服务卖家的意识,不能弯腰去倾听卖家需求。”或许是京东的零售基因太强,使得在管理卖家方面显然要弱的多。

  实际上,京东的平台与其他电商平台相较,最大的不同在于,“京东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曹磊看来,京东的自营业务与平台业务是互补的,比如服饰等非标类的商品显然更适合放在开放平台,如此便与其他的电商大佬构成竞争关系。只是,“如何权衡两者发展”会是京东一直思考的问题。

  毋庸置疑,京东的未来,不仅意味着这家公司是否靠谱,还意味着这一发展模式是否靠谱。曹磊更展开了大胆的预测,首先,“像京东这样的平台在未来极有可能自建社交网络平台,打造类似淘宝那样属于自己的Social Graph”;或者将购买行为利用已有的社交平台进行“去中心化”地分布,“到那时,消费者从任何地方都可以购买到京东的产品”。(来源:《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文/钱玉娟)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